拱墅区最美的美景都在这—杭州大运河边

运河千古流芳,拱墅自古繁华。阅不尽的风景中,哪里是你的最爱?
拱宸桥:江南运河第一桥
拱宸桥位于登云桥之北,是杭城古桥中最高、最长、最宽的石拱桥,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,有着近四百年的历史,有“江南运河第一桥”的美称。桥长98米,高16米,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。桥面呈柔和弧形,中段略窄为5.9米宽,而两端桥堍处有12.2米宽。整桥为三孔薄墩石拱桥。在桥墩的两旁有4只雕塑,是守桥之神,它的名字叫趴蝮(bā xià),是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。 相传在古代,“宸”是指帝王住的地方,“拱”即拱手,两手相合表示敬意。每当帝王南巡,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,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,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。

香积寺:运河第一香,市井风情地

香积寺东临丽水路,西靠大兜路,南面香积寺巷。寺庙的主体建筑是铜式建筑,铜墙铜瓦,气宇恢弘,瑰丽而庄重。每当夜幕降临,寺前白塔灯亮、广场地面图案能发彩光,如梦如幻,是杭州运河新夜景主角,生动展现了“杭州运河第一香,湖墅市井风情地”的繁荣胜景。

富义仓:北有南新仓,南有富义仓

富义仓地处胜利河与运河交叉口,坐南朝北,占地十亩。在清代有“北有南新仓,南有富义仓”之说,杭州的富义仓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“天下粮仓”。 目前,富义仓是杭州仅存的一个古粮仓,是运河文化、漕运文化、仓储文化重要的实物见证。经过保护性改建,现遗址保持历史风貌,已成为时尚创意空间,改造后已由“物质粮仓”变成了“精神粮仓”

御码头:一亭一轩一码头

御码头位于运河边霞湾公园内,北临富义仓,由码头、南薰轩和御碑亭的“一亭一轩一码头”组成。相传这里就是清朝康熙、乾隆皇帝12次下江南时“御舟”停泊的地方——上岸换乘马车进城的第一个落脚点。在御码头旁的一堵大理石墙上,有一幅长约50米的浮雕,向人们形象地呈现了当年乾隆下江南的空前盛况。

大运河洋关旧址:沧桑历史的见证者

洋关位于杭州市温州路126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,是杭州海关的旧址,现存三幢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,均为仿英“券廊式”风格建筑,占地面积约1602平方米。洋关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主权的见证者,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桥西历史街区:白墙黛瓦古韵风情,船来船往水波盈盈

桥西历史街区位于拱宸桥西侧,沿运河西面而建。整条街区傍着千年古运河,白墙黛瓦、老旧门梁、古色古香,保留了大量旧时民居建筑群。这里有沿河码头、合院式民居、民国里弄建筑、旧式公房筒子楼,保存着宋代以来的传统崇祀、财神庙、张大仙居等历史遗存。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、中国伞博物馆、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坐落其间,特色商铺、酒楼茶肆遍布。街区延承着运河的古韵、魅力和灵秀风情。

小河直街历史街区:感受清末民初运河沿岸的古韵悠长

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北抵长征桥路、东南沿小河路、西靠和睦路,西塘河贯穿街区。自南宋起,这里就是南北货物的水陆集散地,到清代已成为一条独立的商业街。随处可见的作坊、店铺、河埠头等民国时期的建筑讲述着旧时的繁华。木头桌凳、格子桌布、老式窗户,随性敞开,处处散发着老杭州的气息。在这里你可以淘美食、穿小巷、观街景、住民居、走桥梁,感受清末民初运河沿岸的古韵悠长。

大兜路历史街区:运水千载沧桑曲,收来古情万千许

大兜路历史街区傍运河东面而建,位于大关桥至江涨桥之间,南北长780米,东西宽150米,在这里集中展现着老杭城的历史原貌。 街区道路是用大长石板和石块铺成,建筑以白墙黑瓦为主要风格,古朴而典雅。走在梧桐郁郁的石板路上,穿行于天井、院子、商货铺之间,既能品尝到最地道的杭帮菜美食,也能尽享手工、陶艺、绘画、咖啡、品茗之趣,让你真正体验一回“运水千载沧桑曲,收来古情万千许”的运河古韵。
千里运河杭州止,运河南端在拱墅。夕阳下美丽的运河、运河边古老的街巷,四季流转,光影变幻,拱墅的发展日新月异。无论一河一桥、一景一物,每一处都体现着悠长的历史和优美的意境。

拱墅区最美的美景都在这—杭州大运河边

发表回复